人力资源部同事提前为大家准备了精美的生日贺卡,公司每个小伙伴现场书写对公司和同事的祝福、期许和感恩,大家写完后或分享或自行悬挂在公司办公区域,愿伙伴们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愿威斯腾队伍越来越壮大,宏图大展。
截至上交所在7月底获批,其审核问询流程超过3个月的时间。预计2019年1-9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5亿元至1.37亿元,同比增长68%-83%。
疫苗广阔天地,海尔能否大有作为?根据招股书,海尔生物目前将在生物样本库、药品与试剂安全、疫苗安全、血液安全等研发方向进行研发投入。在疫苗安全方面,包括数字化门诊物联网疫苗安全产品研发、太阳能疫苗安全产品研发等。事实上,用一波三折一词来形容海尔生物的科创板挂牌之旅一点都不为过,海尔生物提交的上市申请是在今年4月上旬首次获得受理。而根据海尔生物董秘黄艳莉在今日(10月15日)上午举行的科创板IPO网上路演时表示,公司合理预计2019年1-9月可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6.8亿元至7.42亿元,同比增长10%-20%。在药品与试剂安全项目方面,包括新一代医用冷藏箱外观及物联性能研发、恒温类产品性能提升等。
研发层面,根据海尔生物招股书,此次在上市募集的10亿元资金中有5亿元将会用于公司产品及技术研发投入,而过往2016年—2018年海尔生物的研发费用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13.34%和10.74%,在这个行业里处于中上的水平。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海尔生物的实控人为海尔集团,若其成功上市,将成为海尔集团在资本市场的又一重要布局。益生菌在药品、保健品、食品等领域已经广为大家熟知,例如培菲康、妈咪爱和养乐多等。
美国微生物企业的规模较国内大很多,已有4家NASDAQ上市公司,A轮融资主要集中在数百万到数千万美金不等。随意的添加效果不理想。肠微生态不但直接影响其所在器官肠道的疾病,而且通过肠肝对话影响肝脏代谢和免疫等诸多功能,在多种慢性肝病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016年《消失的微生物》一书问世,肠道微生态研究走入大众视野,目前全球范围内针对微生物与肥胖、哮喘、过敏、糖尿病、肿瘤、精神类疾病的研究正逐步开展。
欧盟也几乎同时启动了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MetaHIT),该计划有八国参与,涉及14个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伙人,前后投入超过2千万欧元。肠道微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9-09-03 08:23 · angus 2016年《消失的微生物》一书问世,肠道微生态研究走入大众视野,目前全球范围内针对微生物与肥胖、哮喘、过敏、糖尿病、肿瘤、精神类疾病的研究正逐步开展。
美国市场上还没有基于肠道微生物的成熟的诊断产品。后生素,也有称为益生素,或代谢产物、生物源素(biogenics),或去细胞上清液,是指由活菌代谢活动分泌(代谢产物)或细菌死亡溶解后释放的可溶性因子,能够对宿主产生有益影响。目前市场上的益生元多数是随意混配添加的。30家的国外初创企业布局微生物治疗,检测有7家,微生物相关技术(如数据库、数据分析、口服制剂技术等)有3家,益生菌保健品有3家,微生物诊断公司有3家。
2018年1月23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肠道微生态影响慢性重大炎症性肠肝疾病的机制研究在附属一院正式启动。由于非单分子化合物,不能作为药品审批,但作为药品、保健品、婴儿奶粉、食品、饮料的添加剂已经广泛应用。表2 国外部分肠道微生态相关企业五、我国肠道微生态产业发展现状(一)我国肠道微生态研究逐步跟上1. 肠道微生态进入国家重点扶持计划2016年启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益生菌健康功能与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的食品营养代谢机理研究》,项目总经费5000万。第一个环节是在分娩过程,婴儿会从母亲产道获得健康的肠道菌群,剖腹产和孕期抗生素则会改变正常婴儿菌群的建立。
这类产品目前还比较稀缺。(一)人体肠道微生物是如何建立的?有研究表明,人体在出生成长过程中,主要在两个重要的环节、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对肠道菌群的塑造。
表1 目前肠道微生态相关的疾病研究三、肠道微生态主要产品1. 益生菌当给与活的足量的微生物时,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的作用。而不当的饮食也会导致肠道菌群的结构失衡,引发肥胖、肠炎和糖尿病等各种代谢性疾病。
益生菌有严格的定义,日常饮用的酸奶中宣称的益生菌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益生菌。目前研究认为人体肠道内聚集的微生物数目可达1012~1014个,是人体自身细胞数目的10倍,微生物包含的基因数目超过987万个,人类自身基因数只有2万个左右,是人体自身基因数目的几百倍,这些后天获得的共生菌群及其所携带的遗传及分子信息即可称为微生物组。总体上,益生菌益生元治疗或营养需要精准医疗或精准营养。配方菌,多数科学家认为肠道微生物是通过族群起作用的,而不是单独一个菌,所以配方菌可能是未来的主流方向之一,目前还没有FDA批准上市的产品,均在临床试验阶段。目前还处在混沌阶段,不良反应较多。2017年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人体环境健康的微生物组共性技术研究启动,项目经费3000万元。
粪菌胶囊,随着粪菌移植的火热,粪菌胶囊的需求日益增强,目前法规缺乏,产品缺乏统一标准,适应证缺乏指南。2016年5月13日,白宫再次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NationalMicrobiome Initiative,NMI),这也是奥巴马政府继脑计划、精准医学计划之后推出的又一个重大国家科研计划。
由于粪菌胶囊中大量的代谢物和免疫细胞等,可能不是配方菌可以替代的2018年1月23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肠道微生态影响慢性重大炎症性肠肝疾病的机制研究在附属一院正式启动。
表4 国内肠道微生态相关企业。表2 国外部分肠道微生态相关企业五、我国肠道微生态产业发展现状(一)我国肠道微生态研究逐步跟上1. 肠道微生态进入国家重点扶持计划2016年启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益生菌健康功能与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的食品营养代谢机理研究》,项目总经费5000万。
(一)人体肠道微生物是如何建立的?有研究表明,人体在出生成长过程中,主要在两个重要的环节、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对肠道菌群的塑造。2016年《消失的微生物》一书问世,肠道微生态研究走入大众视野,目前全球范围内针对微生物与肥胖、哮喘、过敏、糖尿病、肿瘤、精神类疾病的研究正逐步开展。而不当的饮食也会导致肠道菌群的结构失衡,引发肥胖、肠炎和糖尿病等各种代谢性疾病。30家的国外初创企业布局微生物治疗,检测有7家,微生物相关技术(如数据库、数据分析、口服制剂技术等)有3家,益生菌保健品有3家,微生物诊断公司有3家。
美国微生物企业的规模较国内大很多,已有4家NASDAQ上市公司,A轮融资主要集中在数百万到数千万美金不等。2016年5月13日,白宫再次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NationalMicrobiome Initiative,NMI),这也是奥巴马政府继脑计划、精准医学计划之后推出的又一个重大国家科研计划。
益生菌在药品、保健品、食品等领域已经广为大家熟知,例如培菲康、妈咪爱和养乐多等。目前研究认为人体肠道内聚集的微生物数目可达1012~1014个,是人体自身细胞数目的10倍,微生物包含的基因数目超过987万个,人类自身基因数只有2万个左右,是人体自身基因数目的几百倍,这些后天获得的共生菌群及其所携带的遗传及分子信息即可称为微生物组。
3. 其他产品合生元,益生菌与益生元相加的复合制剂。目前我国布局微生物组分析与诊断的企业有48家,包括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慕恩生物等微生物组学大数据、微生物资源发掘等公司,相关公司以中小企业为主,尚未有龙头企业出现。
图1 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示意图二、肠道微生物与疾病关系研究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同时免疫系统已进化至足以维持与肠道菌群的共生关系。(二)国外肠道微生态相关公司国外公司中,美国人体微生物初创公司有36家,欧洲有10家。毫无疑问,肠道微生态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火爆的生命科学研究热点。总体上,益生菌益生元治疗或营养需要精准医疗或精准营养。
由于粪菌胶囊中大量的代谢物和免疫细胞等,可能不是配方菌可以替代的。该项目汇集17家本领域具有良好研究基础和条件的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东北农业大学、新乡医学院、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苏州海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
表3 部分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省部委支持的项目2. 部分医院组织多中心研究部分医院也在组织多中心研究,如协和医院,李正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肠道菌群及代调失调机制和调控途径多中心研究,参与单位有沈阳儿童,陕西儿童医院,石家庄儿童医院等。另一个环节则是出生后的哺乳及断奶后的膳食干预。
肠微生态不但直接影响其所在器官肠道的疾病,而且通过肠肝对话影响肝脏代谢和免疫等诸多功能,在多种慢性肝病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类产品目前还比较稀缺。